扫一扫,关注下方微信

胡剑锋:程序员是吃青春饭?扯淡,三十岁也许才懂什么是软件标签:

保持好奇心,活到老、学到死,年龄就不是问题。个人如此、企业如此,城市亦然、国家亦然。

最近的一次面试,又听到了这句老话: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,三十岁了要换工作。这句话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常常听说(那时候是程序员),时隔如此之久再次听到,还真是“历久弥新”。


我刚刚开始写程序的时候,是8086汇编。虽然是懵懵懂懂地开始上路,却没用太长时间,就发现自己“很行”,噼里啪啦敲键盘,好像挥斥方遒激扬文字,也欲粪土当年万户侯。大约过了半年多,回头再看自己的曾经的“作品”,忽然间发现真是幼稚可笑。如此周而复始地过了几年,每年回头再看,都能见到可笑的痕迹。真正明白什么是软件的时候,已经是大学毕业十几年后。


1.jpg


任何一项技能(或者工作),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反复学习、体验和感悟,才能到达较高的境界。但对大部分人来说,学习是开始、体验就是结束,根本没有感悟。正如一个人对付整个西瓜,咬了一口是西瓜皮、味道不咋地,再咬一口还是不咋地,于是说西瓜不好吃。现代人越来越热衷于“速成”,固然是因为有工具做助力,可也是因为五色五味声色犬马的纷繁世界让人失去自己。


2.jpg


理解软件需要时间。有一次我给一个同事讲解什么是“十维宇宙”,以及宇宙模型、数学和软件结构设计的关系,讲得口干舌燥,然而反馈呆若木鸡。软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活计,理解面向对象、面向服务、微服务等等,需要有社会认知的功底。至于理解某种业务逻辑,更是需要经过无数学习。除个别天才之外,大部分人理解软件之于这个世界,总要十年八年的功夫。


诚然,年龄越长、体力下降,再加上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,三四十多岁后难以像“一人吃饱全家不饿”的大学生一样无所顾忌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阅历经验和理解能力也在修炼增长,三四十岁正是容易出工作成果的绝好时机。如果以精专无望而茫然谋求他途,真有可能害人误己。理解这个世界,其实三十岁才刚刚开始。


3.jpg


千百年来的“学而优则仕”,引导多少人走向了那座独木桥,望桥兴叹者不知凡几。如今已是新时代,即便国家公务员局也在酝酿改革,公务员除了官员晋升序列,还有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序列,学而优未必一定仕。这个世界越来越强调分工协同,各个精专领域缺人无数,哪里会没有出路?优秀者,哪里都缺,不仅是卖油翁才有的“我亦无他,唯手熟尔”的匠人真谛。


不管在哪个行业,哪种岗位,倘若真的感觉自己未来将没有出路,不妨回头审视一下那些已经走过的历程。过去的若干年,真的有进步吗?今年和去年有何不同?是不是还有那奇心?还有没有冲动的一刻?如果都没有,恐怕不是年龄的问题,而是内心已经行将就木了。真如一句话:有的人,三十岁就死了,八十岁才埋。


4.jpg


保持好奇心,活到老、学到死,年龄就不是问题。个人如此、企业如此,城市亦然、国家亦然。


扫一扫,关注下方微信